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作为人大代表,扎根田间地头、助力农户丰产增收是践行履职初心的核心使命。受秋季连续降雨影响,小麦普遍晚播已成定局,针对今年年这种情况,杨官屯乡人大代表工作室联合乡农业技术中心开展农业技术知识宣传活动,秋季连续降雨对秋种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农田土壤湿涝,对适时播种、机械作业造成不作业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麦喜隔年墒”,土壤底墒充足,为今冬明春小麦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劝导农民朋友不要过于担心,晚播不等于减产,晚播有增产的经验,要坚定信心、选准路子,种足种好小麦,明年有个好收成。
为切实把科学种植技术精准送到农户手中,确保明年小麦丰收稳产,现将今年小麦种植关键要点及相关政策宣传如下,为乡亲们种好小麦保驾护航。
选种与整地是小麦高产的“第一粒扣子”,必须抓实抓细。秋粮收获后,在土壤湿黏、农时紧迫,特别是地里还有车辙轧沟的情况下,提倡深耕。深耕翻能够打破犁底层,消除车辙辗轧对耕层的破坏,实现高质量秸秆还田,促进根系下扎,提高耕地肥力,减少病虫草害发生。具备条件的地方,鼓励进行深耕翻,耕深低于25厘米。二是分次旋耕。首次浅旋松土、排湿散墒;再进行1~2次旋耕、耙糖,混埋粘秆、打碎饵垃、平整苗床。旋耕深度不低于15厘米。
选对种。今年小麦播期晚、冬前积温不足,要优先选择根系发达、成穗率高的优良品种。适晚加播量。霜降前播种的,每亩播种20~25斤;霜降至立冬,每晚播一天增加1斤;立冬后播种的,每晚播一天增加1.5斤,一般不超过45斤。三是适症包种衣。用含三氟吡啶胺、咯菌腈、苯醚甲环唑、噻虫嗪等成分的复配药剂,增配芸苔素内酯、吲哚乙酸、黄腐酸钾等产品拌种或包衣,坚决避免“白籽下地”。

作为人大代表,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农户在播种、管理中遇到的难题。同时,建立农户沟通微信群,实时推送种植技术要点、天气预警信息和政策解读,确保技术服务不脱节、政策红利不缩水。
粮食丰收,颗粒归仓,是每一位农户的期盼,更是人大代表履职的责任担当。希望群众严格按照科学种植技术要求,抓好小麦种植各环节管理,积极享受各项惠农政策。杨官屯乡人大代表工作室始终坚守岗位、靠前服务,与乡亲们同心协力、真抓实干,共同把小麦种好、把丰收抓实,确保明年迎来一个金灿灿的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