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县乡人大 > 高唐县
荣誉墙上高唐“大集”别样“红”
发布时间: 2023-01-11 09:32:27      来源:人民代表报      【字体: 】     分享

  2022年的最后一天,中宣部正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落下帷幕。2023年新年伊始,曾经挂在展览现场荣誉墙上的那张“千名代表听民声”巨幅图片,依然是山东省高唐县五级人大代表引以为荣的谈资。图片中,“人大代表我在场,有事请来大集讲”的过街横幅下,一排长桌纵贯上下,长桌一旁是康训颖等10名县镇人大代表,另一边是前来赶集上店的群众,他们相谈甚欢。这就是高唐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代表履职新方式,创新开展“规模赶大集,摆摊听民生”工作的活动现场。党的二十大代表、曾现场参观“成就展”并多次参与“赶大集、听民生”工作的杜立芝感慨万分:点点星火,汇聚成炬。真想不到,活跃在鲁西北小县城的一个常态动作,竟然“火”进了北京城。

  “赶集上会做买卖”历史悠久,也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活跃在高唐大地上的人大代表“规模赶大集,摆摊听民生”,凭借地方实践与京城“运筹”高度契合,依托特色民俗与代表履职巧妙融合,编织起城乡上下的喧嚣繁荣,也彰显了人民民主的“全过程”。

考察途中的“灵感”——“赶集”

  2018年 1月,山东省高唐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提出了“机关‘一室一景’,镇街‘一镇一品’,层级发力,打造监督动车组”的立体履职理念。此后,常委会机关、镇人大和人大街道工委“微创新”高潮迭起:“串联审议”“立体调研”“代表示范基地建设”为代表配备基层联络员制度”等工作成果层出不穷。为引领代表工作纵深发展,县人大常委会决定,掐“尖”摘“花”,引进优良“基因”,改造传统模式。

  掐“尖”摘“花”搞嫁接,“尖”居何处,“花”在哪里?一番“百度”,明确了“标杆”:江苏省人大规范化建设“领头雁”——丹阳市人大常委会,浙江省街道人大工作建设试点单位——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人大工委会。

  2018年 5月初,沐浴着徐徐春风,由该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13位镇人大主席和人大街道工委主任组成的学习考察团浩浩荡荡地“南行”取经。这些人员在基层摸爬滚打多年,大都刚刚转任人大工作,“二线意识”较浓,人大工作怎么干?多数不得其解。在丹阳市导墅镇,镇人大主席蔡小红绘声绘色的讲解,使大家茅塞顿开:一摞摞沉甸甸的档案资料,诠释着代表履职的“产量”;民生项目代表票决制的“导墅实践”,更彰显了人大工作的“含金量”。在杭州市小营街道人大,“紧扣时事热点、紧抓特色亮点、紧贴民生需求”的“一站一特色”惠民新常态,令人们耳目一新,工委主任陆建华慷慨激昂的陈辞,忠诚履职的底气,更提振了大家的信心。

  返程的路上,大家似乎都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大工作不是“二线”岗位,它始终处在“法治建设的第一线”。车轮风驰电挚,心潮澎湃万分,大家谈见解,说感受,思想的火花碰撞得啪啪作响:“想不到,人大工作可以这样干!”“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就从这里突破。”“不能再当‘隐形代表’了,要敢于向群众亮相。”“群众习惯到哪里,我们就走向哪里。”……

  “赶大集、听民声”,大家异口同声:集市是群众的生活场所,也是代表的履职阵地,大集上能买卖、可“啦事”,一举两得。

  小切口、大动作。2018年 5月 18日,高唐县召开“千名代表听民声”及乡镇街道人大规范化建设“十规范”“十提升”工作会议,向在县内五级、千名人大代表发出倡议:百姓有事我帮办,党的政策我宣传”“单月赶集摆摊、双月进站拉呱”。与此同时,专题培训班也在紧锣密鼓地向代表们灌输着“赶集”内容——“民声听什么,听后如何办,办后怎反馈”。

代表“怯场”的对策—“组团”

  人大代表我值班,请来大集聊聊天。2018年 7月 3日,高唐全县首次人大代表“赶大集、听民声”在相邻的清平镇大集、三十里铺镇大集同步开场。

  清平大集是高唐县规模最大的集市,辐射高唐、茌平、临清、夏津四县市区,吸引周边 20千米、80多个村庄群众前来交易,日集市客流量 1万余人次。与其相邻的三十里铺镇大集辐射周边 8千米、39个村庄,可容纳5000多人交易。显然,首次活动两“集”同步,也是考虑到人多影响大。

  集市摊点固然多,代表“摊位”最显赫。“我们是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今天我们‘赶集’‘摆摊’,给您提供服务。”在三十里铺镇大集,早上 9点,县十七届人大代表朱东水等就在大集入口处挂起“千名代表听民声”红色横幅,扯着嗓门吆喝起来。摊位”旁边的图板上,公布了代表的信息,桌上摆着代表的联系卡。

  “俺老伴有肾病,能不能办理残疾证?”小周村 66岁的老人刘长水,手里提着刚刚给老伴买的新鲜水果,向朱东水提出了问题。

  “残疾证办理范围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及多重残疾,而肾病不属于任何一个分类,如果肾病病人肢体正常的话,就不能办理。但是,能办理慢性病卡,在门诊取药,可以报销。”

  听后,刘长水非常满意,你解释得太好了。以前光知道有这事,具体情况不清楚,这下终于弄明白了。”……

  朱东水是高唐县新农合办公室主任,经常与县直部门打交道,对工作性质相通的部门业务善于学习,回答问题游刃有余。

  而在清平镇负责接待的周海燕代表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周海燕是幼儿教师,接到“赶集”的通知,她提前三天走访群众、搜集问题,带着“备课”资料早早来到现场,热情高涨地开始和乡亲们“拉呱”。清平镇是农业大镇,谁知,群众咨询的问题大都是庄稼地里的事,沈庄村民桑广月等提出的果树技术管理、发展林果产业等建议,完全超出了周海燕的知识范围。眼见自己的“打靶题”没瞄准目标,周海燕十分沮丧,慌忙叫来号称“农活把式”的丈夫刘修刚“解围”。

  周海燕遇到的问题并不是个例。“听民声”现场,人大代表与百姓的互动是双向的,不仅要认真仔细地“听”,更要科学严谨地“答”,让群众听得明白、满意而归,这是对每一位人大代表工作水平、业务素质、应变能力的综合检验。

  “能人代表常露脸,部分代表‘躲猫猫’”,是工作开展不久发现的新问题。为克服部分代表能力不足造成的“怯场”现象,该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基础课+专业课”模式,组织代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县镇党委政府重点工作。同时,组建起 13支由“能人代表”牵头,一般代表、往届代表、社区党员、机关业务骨干参加的“履职不倒翁”小分队,将会说的、能干的代表囊括其中,混合编组,强弱搭配,“组团”上岗,规模行动,每次接待至少安排 10名代表参加,我被“问住”你“圆场”,提升了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底气。

  打造“接待品牌”也是提高为民效率的重要一环。“县级干部代表接待”镇街党委书记、镇长接待”“局长主任见面”百姓点名接待”模式陆续登场,使群众反映的问题迎刃而解。固河镇侯庄村群众华兰芝永远忘不了两年前与镇党委书记郝林远的那次“心理博弈”。

  那天正值初夏,因村里天然气管道损坏,已经一天半没有做饭的华兰芝心情郁闷,便到固河镇驻地赶集散心。一进集市,听说镇党委书记郝林远正“摆摊”接待群众,她拨开层层人群,匆忙挤到前边:“俺反映个事行吧?”当郝林远拿起笔要记下她的名字和电话时,因担心反映问题被报复,华兰芝慌了神:你别记俺名!”。郝林远耐心听着她的诉求:“俺村家家户户都用天然气做饭,前天,村里安排人居环境整治,机器施工把天然气管道挖断了。因赔偿问题村里与施工公司意见不同,坏了一天半了,还没给修上呢。”

  群众利益无小事。郝林远当即打通电话,给村党支部书记下“军令状”,协调天然气公司修复管道,并安排镇人大主席督办。第二天上午,看到自家煤气炉里冒出的蔚蓝火苗,华兰芝一高兴,主动拿起电话向郝林远报上了自己的姓名,并接着反映了村里土地等方面的其他问题。

  从“不愿留名”到“主动联系”,让群众把顾虑完全抛之脑后,敞开心扉,近距离地向人大代表反映急难愁盼,“千名代表听名声”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群众“捧场”的理由—“便民”

  谈起人大代表“赶集”“摆摊”的“便民”优势,高唐县人大常委会人代室主任张雁双如数家珍:赶集上店是老百姓的生活常态,人们来集市买卖交易,“搭车”反映社情民意,家事、公事一起办。同时,“大集流动联络站”位置显耀,人流量大,既便于代表更广泛地联系群众,又不存在群众找不到“庙门”的现象。另外,人大代表到集市上亮身份、当“明白人”,凸显了代表地位,彰显了人大作为。

  “便民”是形式,履职才是内容。隆冬时节,走在杨屯镇绿瓦庙村野外公路上,望着田里冬眠的小麦,村民们永远忘不了那次人大代表为他们平息“除草剂事件”的场景。

  2018年7月16日,杨屯镇张大屯大集“听民声”现场,有群众反映,公路护路员为铲除乡村道路路边杂草,喷洒除草剂,因不注意风向,操作失当,致使喷施范围过大,将药剂飘洒到路沿下玉米棵上,抑制了庄稼生长,造成减产,涉及到十几家农户,引发他们强烈不满。

  人员越聚越多,情绪异常激动,越级上访即刻发生。该县十七届人大代表王宗利马上带人到现场查看,了解情况后,紧急联系镇交管所前来协商处理,最后,三方制定了施工协议,要求养护员严格操作程序、压低喷雾器喷杆、无风时喷洒,确保不伤害路边庄稼,得到了群众谅解。

  群众在代表心中有多重,代表在群众心里就有多重。县人大代表李季春是县医院的一名内科专家,2017年9月,他在人和街道金兴社区设立“代表专业工作室”,利用节假日既听民声又义诊,受到群众普遍欢迎。社区内一位叫刘兰英的老大娘,退休前是一名乡村教师,经常到社区参加活动。她知道李季春代表设立“专业工作室”后,便经常去“拉呱”“聊天”,咨询一些健康方面的问题,偶尔也反映一些房前屋后、针头线脑的民生小事,李代表都是耐心作答。原来在县医院排号才能见到的专家,现在每月都能在家门口出现;原来需要去县里、街道反映的问题,今天在“代表工作室”就能解决,令刘大娘十分佩服这位“大夫代表”的作为。县人大常委会投票选举“人大代表履职十佳”,刘大娘决定为“大夫代表”投票。近80岁的人了,对手里的智能手机,除了会接打电话,其他一窍不通。再看看投票细则,要求用手机客户端,她顿时傻了眼。怎么办?女儿出嫁在内蒙古,儿子肾病视力模糊,身边人帮不上忙,她只好去求助社区工作人员。下载软件、咨询步骤,从此,她一天一票,直到投票日期截止。正是有了刘兰英这样一批群众的拥护,“大夫代表”李季春才顺利当选全县“人大代表履职十佳”。

  “规模赶大集,摆摊听民声”,在高唐城乡已有五年时间。五年中,群众都会在固定的日期,提上篮子,背上挎包,蹬上“三轮”,带着心中的疑问或不快,“百货摊”前买东西,“代表摊”前谈心思,半天工夫,买了商品,说了想法,解了愁事。这一件件民生问题的解决,起始于人民意愿的充分表达,落实于人民意愿的有效实现,生动体现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泛、真实、管用。

“摆摊履职”何以“摆”进新时代成就展

  一张由高唐人大执笔,绘就的“千名代表听民声”画作,何以“奋进”新时代,成为中宣部举办的主题成就展上全国人民仰望的一个焦点?答案或许就在一个“摆”字上。

  2018年,山东省高唐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代表履职新方式,创新开展“规模赶大集,摆摊听民声”工作。自此,“摆摊履职”就写在了高唐人大代表工作的“名片”上。五年来,高唐人大代表“摆摊履职”终“摆”进新时代成就展。

  从为什么“摆”上看,高唐人大这一举措体现出其破除“二线”思维,站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一线”履职的奋进意识。由此可见,思想观念上的“正位”,是做好代表工作、人大工作的先决条件,也是深刻理解人大制度优势的首要前提。从怎么“摆”上看,高唐人大选择烟火气十足的“集市”作为代表履职的“落脚点”。此种方式彰显出开放、自信、求实的精神格局,更易汲取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打捞”更多沉默的声音。从“摆”出什么看,高唐人大代表五年的“摆摊履职”,不仅“摆”出了代表的履职成效、人民群众的信赖,而且“摆”出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工作品牌以及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精神风貌。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力军”,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重要实现者。如何将人大代表的这一“角色作用”尽可能地发挥?“‘百货摊’前买东西,‘代表摊’前谈心思,半天工夫,买了商品,说了想法,解了愁事。”这句高唐县民间流传的段子,真切表达了百姓对人大代表“摆摊履职”的感受,也道出了一个很“土气”的更好发挥代表作用的诀窍。

版权所有:聊城市人大©2022     联系方式 |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网址域名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