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平台、创新活动、服务群众 大力推进代表履职工作再上新台阶——冠县人大代表工作室运行情况纪实
发布时间:
2021-03-26 11:28:20
来源: 【字体:
大 中 小】
分享
自2020年5月份以来,冠县在市人大的精心指导下,各乡镇(街道)按照“1+3”的标准建设了人大代表工作室,于2020年9月1日全部投入使用。平台搭起来,人大代表更要动起来,冠县在硬件建设的基础上,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让人大代表工作室都能充分发挥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加强领导,是工作室提升实效的基础和保障
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人大代表履职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在强化服务职能、完善代表工作机制、督促代表履职、开展代表活动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为提升工作实效,出台了《人大代表工作室管理使用细则》,规范了人大代表工作室的工作流程,明确了具体工作要求,人大代表工作室开展各项工作更加有章可循,保障了基层人大代表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对工作室活动的开展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县人大代表每人每年500元的活动经费,全部用于工作室的运行管理和代表值班用餐、通讯、交通等费用的补助。另外,每乡镇还另外列支费用,用于补贴人大代表的误工补助、补贴交通费、免费工作餐等。
建立检查考核制度。县人大常委会将对工作室工作情况定期考核和评比,以收集和解决建议问题、典型经验、现场会的数量和质量等为依据,季统计、半年初评、年终总结,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同时,把人大代表参加工作室活动的情况作为代表履职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典型引路,加强交流,调动多方的积极性
各工作室主任秉承“时刻牢记职责使命、带领代表开展工作、真心实意服务群众”的原则,在安排代表值班和各项活动时,提早部署、提前通知,为代表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创造了条件,建立了室主任走访联系代表单位的制度,要求代表所在单位积极支持代表履职,为代表提供必要的保障。
县人大常委会选派的指导员,充分发挥业务熟悉、责任心强、沟通方便、联系密切等优势,对所指导的乡镇(街道)每周至少联系一次,全面掌握和指导所联系工作室的基本活动内容,同时,各指导员在工作群中,集思广益,为创新工作出谋划策,做到了全程参与工作室的具体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宣传典型。
工作室工作全面开展后,注重培育典型,加强工作室之间的交流学习,冠县人大常委会“月统计、季总结”,即每月统计值班和开展代表活动情况,每月5号印发《人大代表工作室信息简报》,各乡镇互相交流经验;每季度选择一个乡镇,召开全县范围的“经验交流现场会”。第一次现场会于2021年1月8日在清水镇召开,总结交流了工作室在管理和使用中的典型经验,特别是在创新代表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及提升活动实效方面好的做法,以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升全县人大工作整体水平。
三、创新活动,主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全县工作室按照“开放式”、“亲民型”要求,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两手抓,除按计划在工作室值班外,每个工作室根据自身特点和群众需要,每个月开展一次代表活动。一是围绕人大代表的职业、自身能力和素质开展活动。人大代表涵盖各行各业,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行业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比如清水镇的轴承锻造行业发展较好,人大代表中,就有这方面的资深企业家,在工作室成立了“清水镇人大代表服务企业联谊会”,收集了关于轴承锻造行业发展的意见建议20余条,汇总成三个建议报清水镇党委研究解决。二是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人大代表工作室的作用,不仅要将群众的意见建议收集上来,还要将党的声音传下去。烟庄街道开展人大代表进社区宣传“爱山东”APP活动,到均庄子村向群众宣传文件精神和app注册流程,进一步提高了“爱山东”APP的社会知晓度与参与率。辛集镇人大代表通过张贴通告、发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相关法律法规、接待群众法律咨询等形式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进行宣传。三是围绕社会难点、热点问题开展活动。柳林镇人大代表工作室围绕企业安全生开展专项调研,并对今后如何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三条意见建议,确保了全镇安全生产工作持续稳定好转。四是围绕群众诉求开展活动。针对某一时间段群众集中反映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主题接待”,可以更有效地把握问题根源,找准解决途径。清泉街道、梁堂镇等多个乡镇在春节期间均开展了慰问困难群众的活动,将党和政府的温暖传达给困难群众。(冠县人大 齐红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