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冠县人大坚定不移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人大职能,积极搭建与群众的连心桥,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发挥积极作用。
一、强化思想引领,夯实共同体意识根基
冠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将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开展民族工作的核心准则,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为引领,组织专题讲座,邀请民族领域专家学者深入解读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使每一位人大代表和工作人员深刻领悟民族工作的重要性与时代内涵。
二、创新监督方式,推动民族政策落地生根
为确保民族政策在冠县得到有效落实,促进民族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冠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对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调研,深入民族聚居区、学校、企业等,了解实际情况,倾听群众心声。在调研中,聚焦“红石榴品牌”建设,为打造具有冠县特色的民族工作品牌出谋划策,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三、发挥代表作用,搭建民族团结连心桥
冠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各民族代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为各民族代表创造履职条件。组织代表参加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监督活动,拓宽解社情民意的渠道,使其能够更好地反映少数民族群众的诉求。组织开展代表专题培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更好的发挥代表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比如在民族企业发展方面,推动穆德实业、伊穆香水饺等民族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人大代表通过调研了解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助力解决资金、技术、市场等问题,促进全县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壮大。此外,在《人大之窗》栏目大力宣传民族代表依法履职的先进事迹,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营造出人人参与和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 。
四、积极探索创新,促进交往交融
冠县各级人大代表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助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在文化领域,关注查拳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人大代表沙宗朝呼吁将查拳传承和保护作为非遗工作的重点,在代表们的推动下,冠县大力推进查拳文化进学校、社区、机关、乡村、企业,让群众有更多机会接触、学习、了解查拳,增进对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在民生领域,代表们聚焦群众共同关心的问题,推动建设“红石榴家园”、开通“民族团结号”公交专线等,为群众创造更多交流互动的空间和平台,促进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加深感情、增进团结。在经济发展方面,结合冠县特色产业布局,探索“13325”发展思路,促进各民族在产业发展中合作共赢,实现经济上的深度融合 。
冠县人大将继续坚守初心使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用心用情搭建连心桥,为冠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