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职权。近年来,阳谷县人大常委会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对县政府组成部门的工作评议(测评)机制,将其作为提升监督实效、服务发展大局、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2025年度的评议工作已于近期正式启动,我们将持续深化实践,力求评议工作更加精准、更富实效、更有温度。
一、 聚焦中心大局,精准选定对象,评议更具针对性
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和全县发展大局,结合县人大常委会年度监督重点,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今年,在广泛征求人大代表、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县人大常委会会议票决,确定了县政府办公室、县人社局、县交通局、县水利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司法局、县商务投促局、县统计局等8个部门作为评议对象。这些部门职能覆盖经济运行、民生保障、安全稳定、法治建设等关键领域,其工作效能直接关系高质量发展全局。选定过程的民主性和精准性,增强了评议工作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二、 坚持多维评价,拓宽参与渠道,评议更显民主性
为确保评议结果客观真实、反映民意,县人大常委会着力构建多元参与的评议体系。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省、市、县人大代表是评议的核心主体,通过听取报告、审阅材料、现场提问等方式深度参与。各评议组深入被评议单位,组织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进行内部民主测评和个别座谈,深入了解部门班子运行、队伍建设、内部管理及履职满意度。
县人大常委会专门设立群众反映热线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市场主体、服务对象对被评议部门在依法行政、服务效能、作风建设等方面的真实评价。群众的“好声音”、“金点子”是补充评议信息、校准评议标尺的宝贵资源。我们努力让评议工作扎根于民、问效于民。
三、强化闭环管理,注重成果转化,评议更重实效性
评议的生命力在于整改落实和成果运用。我们坚持“评、改、督”闭环运行,综合各方意见形成评议报告,经主任会议研究后,既向县委报告,也原汁原味反馈至被评议部门,指明优缺点,点准问题穴位。被评议部门需制定详实整改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县人大常委会相关工委将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确保整改“不悬空”、“不打折”。年底,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将专题听取整改报告并开展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公开透明,对“满意”单位授牌表彰,树标杆、增动力;对“不满意”单位持续监督、限期整改,传导压力、激发后劲。测评结果的有效运用,切实增强了人大监督的刚性和权威性。
做好政府部门工作评议,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关键在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群众关切。重点在于拓宽民主渠道,凝聚监督合力。难点在于动真碰硬、抓实整改,做好“后半篇文章”。阳谷县人大常委会将持续探索完善这一监督形式,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努力以高质量的评议工作,推动政府部门转作风、提效能、优服务,为谱写阳谷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更强的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