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县第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县政府关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会议认为,近年来,县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在规范管理流程、推进信息化建设、强化监督检查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逐步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为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会议指出,在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在: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监管力度仍需加强、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
为此,县人大常委会提出以下审议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维护农民权益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将管理成效作为检验基层治理能力和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标尺。严格落实镇街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部门监管责任、村级直接责任和群众监督责任,构建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的监管体系。
二、完善制度体系,规范管理机制。要坚持法治思维推动制度创新,聚焦资金审批、资产处置、资源发包等关键环节,健全覆盖登记、流转、运营、处置的全链条制度框架。要强化“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机制和“三资”平台数据管理刚性要求,注重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村级财务公开等政策衔接,形成系统化制度保障。
三、创新监管手段,提升治理效能。要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化平台,实现农村集体“三资”数据的实时更新、动态监管和风险预警,提高监管效率。要强化部门之间协同联动,健全跨部门信息共享、联合督查、问题会商机制,推动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力量统筹发力,形成监管闭环。
四、坚持问题导向,深化专项整治。要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和群众关切领域,针对权属不清、程序失范等薄弱环节,系统梳理矛盾焦点,建立常态化排查整治机制。要注重标本兼治,既强化问题整改闭环管理,压实整改责任,推动问题见底清零;又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完善源头防范措施,构建规范管理长效机制。
五、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工作基础。要突出抓好基层农经队伍专业化建设,强化政策法规和业务能力培训,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为规范化管理提供长效人才支撑。要建立正向激励与责任追究并重的管理导向,对规范管理成效显著的村集体给予表彰奖励,激发村干部干事积极性;同时加强廉政教育,以反面案例警示守牢纪律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