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阎楼镇人大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立足本地农业实际,充分发挥监督协调作用,积极推进玉米单产提升项目落地实施。通过帮助种植大户申请政策支持、督促滴灌带铺设、邀请技术专家指导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等措施,有效提升了玉米种植的科技水平和生产效率,为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精准对接政策,助力种植大户申报项目
玉米单产提升项目是阳谷县农业农村局重点推广的农业增产工程,旨在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推广,提高玉米种植效益。阎楼镇人大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主动对接上级政策,协助符合条件的种植大户和合作社申报项目。
1、政策宣传与申报指导
阎楼镇人大组织专题会议,向种植户详细解读《阳谷县秋粮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方案》,明确申报条件、补贴标准和验收要求。针对部分农户对政策理解不到位的情况,镇人大代表上门走访,一对一指导填写申报材料,确保符合条件的种植主体均能享受政策红利。
2、重点帮扶示范主体
以阎楼亿田农机专业合作社、新晨农业种植合作社等规模种植主体为重点,阎楼镇人大协助其完善申报材料,并协调农业部门加快审批流程。
3、强化监督确保公平
为确保资金精准发放,阎楼镇人大全程监督项目评审过程,防止虚报、冒领等现象,保障政策公平公正落地。
二、强化技术推广,推动滴灌带铺设与水肥一体化应用
玉米单产提升的关键在于科技赋能,阎楼镇人大紧盯节水灌溉、精准施肥等关键环节,推动现代农业技术落地。
1、督促滴灌带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传统玉米种植依赖大水漫灌,不仅浪费水资源,还容易导致土壤板结。阎楼镇人大联合农业办,深入田间地头,督促种植户加快滴灌带铺设进度。针对部分农户担心成本高的问题,人大代表耐心讲解滴灌技术的长期效益,并协调农业补贴降低投入成本。目前,阎楼镇核心示范区滴灌覆盖率已达80%以上,节水30%以上,玉米长势明显优于传统灌溉地块。
2、邀请专家指导水肥一体化技术
为提升施肥精准度,阎楼镇人大邀请县农技中心专家开展专题培训,现场演示水肥一体化设备的安装与使用。例如,在茂达农机的示范基地,技术员手把手指导农户调节水肥比例,确保养分均衡供应。通过科学管理,示范田玉米植株健壮、穗大粒饱,预计亩产可提高15%-20%。
3、建立科技示范田,带动周边农户
阎楼镇人大推动建立3处玉米高产示范田,组织周边农户观摩学习,通过“眼见为实”的方式推广新技术。许多农户在看到滴灌和水肥一体化的实际效果后,主动申请加入单产提升项目,形成了“以点带面”的良好推广效应。
三、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
1、加强后续跟踪服务
阎楼镇人大定期组织农技人员回访,检查滴灌系统运行情况,及时解决技术问题,确保设备长期稳定发挥作用。
2、推动农业保险覆盖
为降低自然灾害风险,阎楼镇人大协调保险公司推出玉米种植保险,让农户吃下“定心丸”,提高参与单产提升项目的积极性。
3、探索智慧农业新模式*
下一步,阎楼镇人大计划推动物联网、无人机监测等智慧农业技术应用,进一步提升玉米种植的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
阎楼镇人大通过政策协调、技术推广和全程监督,有力推动了玉米单产提升项目的顺利实施。滴灌技术、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农业措施的普及,不仅提高了玉米产量,还促进了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未来,阎楼镇将继续发挥人大职能,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力。